“江夏是做民宿,搞文旅的好地方。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愿意以多种有效形式与江夏合作,支持会员企业在江夏创业兴业,把江夏打造成事业和生活的理想之地,中国民宿产业信息发出、数据加工、人才培训、国际交流的重要基地。”6月26日下午,在武汉市江夏区委会议中心举办的2025年江夏区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唐人文旅智库首席专家、唐乡新乡居生活社区创始人张晓军说。
江夏区委书记张斐代表区委、区政府作推介致辞。他表示江夏素有“楚天首县”美誉,文旅资源丰富,是“古武汉的源头、新武汉的荟萃”。当前,江夏正抢抓机遇,大力实施“四大行动”,加速推进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产业胜势,全力创建国家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倾力打造武汉大都市郊野微度假首选地、体旅融合户外运动目的地、水上运动集结地、数字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地。希望与业界翘楚、专家学者、商界精英们一起,共赏江夏秀美景色,共谋文旅幸福愿景,共创文旅发展大业。
业界精英共商发展良策
本次活动邀请了四十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知名民宿品牌、相关企业负责人、意向投资商与会,围绕江夏如何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言献策。
张栋
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顾问、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原副总经理张栋建议江夏要明确向全国及世界传播的核心点位,做到选位准、切口小、以小见大。结合传统媒体(中央媒体、省级媒体)与新媒体制定传播方案,丰富传播形式。提升传播的高度和格局,助力江夏文旅形象提升。
张晓军
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晓军以“向现在,要未来”为主题做大会发言。他指出,当前部分民宿企业面临经营困境,这既是市场调整和消费升级的客观反映,更是民宿产品与市场需求错位的显性表达。要想唤回消费者,民宿人必须用新产品、新内容、新服务、新技术开发新市场、创造新需求。他强调民宿不仅是旅游住宿的选择,更是承载文化和社区属性的公共服务空间。分会愿意与江夏共同推动民宿成为基层文化公共服务的末梢,将城市时尚与乡村文化结合,打造有魅力、有温度、有时尚感的江夏新生活。
陈谷
浙江安吉小瘾半日村总设计师、创始人陈谷结合其在不同地区推动乡村建设的实践,提出乡村文旅微度假地、小众目的地、终极目的地三种模式,认为未来最大的奢侈品是乡村生活。
郎阳升
浙江省体育产业联合会副会长、莫干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莫干山郡安里体旅融合模式创始人郎阳升基于莫干山实践案例,阐述户外运动通过提供“挑战自我、情绪价值”的场景,吸引高净值、高黏性人群,形成“赛事——消费——文旅”的闭环。武汉户外专业(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实力强劲,江夏可依托区位优势借势发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陈长春
隐居乡里创始人陈长春以留坝楼房沟项目为例,提出“政府引领——百姓主体——社会补充”的县域文旅发展步骤,建议江夏梳理本地能源企业等潜在投资主体,制定针对性招商策略,吸引其参与乡村民宿及相关产业投资。
李海将
美团民宿政企合作与合规赋能高级经理李海将表示江夏的实践印证了“文化内核比景区标签更具吸引力”。他呼吁政府、企业与平台三方协同:夯实服务根基——以用户关注的卫生、安全、位置为核心,筑牢口碑防线;放大生态IP声量——借力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将“江夏模式”推向全国;构建数智生态——通过数据共享与资源对接,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留量”。
陈长平
山海有野湖北区域开发负责人陈长平表示江夏的生态保护理念与集团“隐逸自然、写意设计”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愿意与江夏共同依托青龙山的雄浑、梁子湖的灵动、鲁湖的静谧等自然禀赋,通过建筑语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话,打造与山水共呼吸的高品质栖息空间。
实地考察锚定合作方向
6月27日,与会嘉宾分组实地考察了江夏文创产业园、五里界街锦绣村、程家坊高端民宿项目、梁子湖青山岛康养度假项目、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乌龙泉街勤劳村乡村文旅综合体项目,纸坊街大青八户外运动村项目、金口街鲁湖“白马牧歌”项目、法泗街联盟总动员、山坡街光明村产业融合区项目,并在墨斗山居民宿、湖泗海洋村召开民宿战略咨询座谈会。
墨斗山居
湖泗海洋村
会上,张晓军总结道,“大会组织严密、内容丰富、成效显著,是分会服务会员、赋能地方民宿产业发展的又一创新举措”。
本次活动由江夏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支持举办。分会副会长曹一勇、副会长兼秘书长穆晓雪,江夏区委副书记、区长舒贵传,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向卉珍,区政协主席魏雄伟,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统战部部长韩良炎,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民宿品牌、相关企业负责人、意向投资商,江夏区有关委办局、文旅机构负责人、高校代表等共100余人参加活动。
来源: 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