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次重要跨越
面对新阶段的到来
家长产生焦虑怎么办?
如何帮助孩子轻松应对?
中国教育报
“我问好老师”栏目
特别邀请
浙江省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书记
全国知名班主任田冰冰
为提问的家长答疑解惑
助力孩子实现幼升小的平稳过渡
孩子马上要幼升小了
如何做好学段衔接?
为什么幼小衔接格外受关注?
这是孩子人生第一次学段转段,小学生活需要孩子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节奏,通常需要关注四类节奏的适应:时间节奏、学业节奏、伙伴节奏、心情节奏。其中,时间节奏和学业节奏是学校反复探讨后相对固化的节奏,需要我们去适应;伙伴节奏和心情节奏是个性化节奏,需要着力帮孩子做好建设。
面对变化,家长产生焦虑怎么办?
一是事务头绪多,样样事情急等交差。我们可以强化家庭里的时间管理意识和分工意识,尝试家庭成员之间分担完成,帮助孩子留出提前量。
二是家校刚开始合作,容易伴随一些迟疑。我们需要尽快打消顾虑,帮助孩子建立师生感情。
三是节奏改变多,新生活有待适应。我们努力改变家庭指导和关爱方式,帮助孩子主动转变。
四是情绪波动多,亲子关系在这一阶段容易紧张。家长要努力保持自身情绪稳定。
五是目标期待多,现实与理想往往有一定落差。家长需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目标,避免“这山望着那山高”。
焦虑的源头,往往来自于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总是想把孩子培养成为自己争光的人,没有真正理解“不能全面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没有理解在这个阶段自家孩子冒出的各类小问题,常常是规律性的问题。
焦虑更是源自家庭教育方式的惯性延续,仍然按照幼儿园阶段抱在怀里呵护备至的惯性来养育孩子,没有随着孩子的学段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我们要知道,一个孩子的安全感,常常来自于成年人的情绪稳定,焦虑容易让家长面目狰狞、咆哮发火、习惯抱怨和无效催促,催生了教师和孩子的躲避情绪。有效调整情绪,则能带来情绪稳定、心平气和,这种发自内心的平稳与认同,能改变亲子关系和家校关系的融洽与动力。
不必让孩子急于赢在起跑线上,保持内心的松弛感,用牵着蜗牛去散步的心态,适应新的节奏,善待孩子,共同成长。
亲爱的老师、家长
欢迎您通过在评论区留言
或点击下方图片的方式
向我们提问
我们将把您的问题带给名师们
请他们为您解答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提问
期待听到您的声音!
封面制图|李下惠
责任编辑|李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