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富博农业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守护西部儿童健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携手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助力233名西部儿科医师成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03 19:11:45   浏览次数:1  发布人:6f4d****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13岁的玲玲躺在病床上,一根细长的支气管镜从口中探入,缓缓通向肺内。纪医生此刻正作为助手,协助内镜中心医生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合并肺泡灌洗术,手颤颤巍巍抖动着,将灌洗液推进了玲玲的肺里。那是2024年10月,肺炎支原体肺炎肆虐的深秋,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的儿科病房挤满了高热不退的患儿,胸片上都是一片片白茫茫的大叶性肺炎阴影。玲玲就是其中之一,使用了抗生素治疗一周仍未见效,CT显示右肺中叶几乎实变。纪医

    13岁的玲玲躺在病床上,一根细长的支气管镜从口中探入,缓缓通向肺内。纪医生此刻正作为助手,协助内镜中心医生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合并肺泡灌洗术,手颤颤巍巍抖动着,将灌洗液推进了玲玲的肺里。

    那是2024年10月,肺炎支原体肺炎肆虐的深秋,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的儿科病房挤满了高热不退的患儿,胸片上都是一片片白茫茫的大叶性肺炎阴影。玲玲就是其中之一,使用了抗生素治疗一周仍未见效,CT显示右肺中叶几乎实变。

    纪医生想到,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正好可以应对玲玲的病。于是紧急联系内镜中心老师,经综合评估后将患儿支气管镜检查加肺泡灌洗术安排在次日清晨第一台。操作台上,作为助手的她,看到老师缓缓抽出的灌洗液,她与护士同时轻呼:“有絮状物!”治疗成功了,当日夜间,玲玲的体温曲线终于恢复正常,病房里紧绷的气氛也随之舒缓。

    凉州医院作为一家西部区县级医院,掌握支气管镜技术的儿科医生确实不多。纪医生能做出这样的诊治方案,和她2023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培训经历密不可分。在培训期间,她深刻认识到儿童支气管镜在儿童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这促使她回到凉州医院后,坚持学习这门技术。

    她参加的是“院士+”西部儿科医师培训计划,这是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院士+博爱基金开展的首个落地项目,旨在通过专项培训提升西部儿科医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改善当地儿科医疗服务质量,为西部地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开展30期培训班,培训新疆、贵州、青海、内蒙古、云南、宁夏、陕西、四川、湖北、甘肃等地儿科医师591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为乌鲁木齐儿童医院小儿泌尿科科室托管培训1期。面向西部儿科医师提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等培训基地,通过岗前培训、业务学习、案例讨论等方式提升专业能力。



    儿科医生们在病房会诊

    从2021年开始,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小荷健康共同资助举办了12期“院士+”西部儿科医师培训班,惠及贵州、四川、宁夏、青海、陕西、甘肃儿科医师233名。

    今年6月,第12期培训班圆满结束,新一批儿科医师像纪医生一样,在培训基地提升了医疗技术水平后,回到西部,为当地儿童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完全不一样的儿科

    很多来参加“院士+”西部儿科医师培训计划的医生,都在培训时看到了与家乡完全不一样的儿科。

    在西部部分地区,受制于医疗资源与技术储备,不少医院的儿科医生对支气管镜在疾病诊疗中的价值缺乏深刻认知。加之学习新技术存在门槛与压力,每当面临需要借助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病例时,将患者转诊至省级医院往往更常见。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病房里,一场争分夺秒的抢救正在上演。面对急需救治的患儿,医生团队迅速启动支气管镜治疗。无需复杂的全麻程序,仅以局麻作为辅助,细长的支气管镜便精准探入患儿肺部。随着操作推进,一团形似小树枝的痰栓被成功冲出。这一幕,让纪医生真切感受到这根纤细的镜管里,藏着守护患儿生命的磅礴力量。

    乔医生是陕西省汉中市的儿科医生,也有类似经历。在华西二院儿童心血管科的培训中,她看到西部基层医疗资源与前沿技术的差距。其中,一名5岁患儿因暴发性心肌炎突发室颤,医院迅速启动急救流程,最终患儿转危为安,这改变了她以往对急危重症的认知。

    这些冲击背后是东西部地区儿科医疗资源发展不均。根据相关报道,甘肃省计划要在2025年完成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87人的目标,与之对比,北京2023年每千名常住儿童拥有儿科医生数为1.55名。不仅如此,上海交大医学院牵头的一份调查显示,西部儿科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缺乏高等级的儿科医院,并且儿科专科医生少,多是全科医生兼任。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院士+博爱基金”由13名两院院士于2016年2月共同发起设立。院士们发起西部儿科医师培训计划的初衷,就是重点围绕影响中国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先天性心脏病、血液肿瘤、重症医学和新生儿疾病等方面专业人才培训,力争实现基本儿科医疗由本地承接,推进儿科分级诊疗实施,助力西部儿科振兴计划。

    从输血变成造血

    三个月培训结束后,纪医生带着100G学习资料和《中国儿童呼吸内镜图谱》回到了甘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揭开科室支气管镜的防尘罩。她记得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培训时,带教的医生告诉她:“在西北的大多数医院,可能没有ECMO(人工心肺机),但你们至少要让每个医生都敢拿起支气管镜——这是救命的最低成本武器。”

    她用了半年多时间,自己去内镜中心学习,在2024年10月,儿童支原体肺炎大流行时,她的所学有了用武之地,患儿经过支气管镜治疗后效果立竿见影。

    如今,凉州医院儿科支气管镜团队虽仅由寥寥数位医生组成,规模尚小,却如破土新芽般充满生命力。这项技术展现出的显著成效,吸引越来越多儿科医生主动靠拢,数位同事踊跃申请加入,携手夯实守护患儿健康的医疗力量。



    凉州医院儿科支气管镜团队在操作支气管镜开展治疗

    这过程就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所期待的:“(通过培训)提高当地医护人员水平,最终要从我们的输血达到他的造血能力”。

    乔医生则通过培训,与大医院建立了联系,链接了先进的医疗资源,回到汉中后,也便于远程会诊、转诊、长期联络。她也因此帮助了一名12岁的患儿。

    那名患儿因为频繁咯血就医,在本地医院接受检查未明确病因。乔医生基于培训中接触过的类似病例,意识到患儿有肺动静脉瘘的可能性。她与华西二院心血管科的专家交流会诊,最终确诊并顺利转诊至华西二院,从病例讨论到转诊并制定手术方案仅用48小时完成。

    不仅如此,乔医生还在当地医院牵头开展了儿童血管瘤综合治疗新技术,填补了医院的空白;也在科室多次分享华西二院的规范化诊疗流程,带动团队提升处置效率。

    这样的故事还会有更多。在资助12期培训班、共233名西部儿科医生结束培训之后,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还将继续捐赠,支持更多西部儿科医生参与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服务质量,为西部地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转自“字节跳动公益”微信公众号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6f4d****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福博农产品采购网 (c)2008-现在 foub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