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最高法在湖南长沙召开示范文本推广应用观摩交流现场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表示,截至4月15日,全国法院起诉状示范文本应用率达45%,有16个省(区、市)应用率超50%。人民法院要总结经验、完善举措,结合即将发布的第二批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进一步做深做实示范文本充分应用工作。
刘贵祥指出,第一批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试行以来,全国法院、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全面推广和联合宣传工作,当事人、律师主动选择应用示范文本数量持续增长,金融、物业等领域示范文本应用成效逐步显现,解纷质效持续提升。
据了解,全国法院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起诉状示范文本应用率达61%,信用卡纠纷、保证保险合同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应用率均在50%以上。通过规范的示范文本明确诉讼请求、固定证据、确定争议焦点,有效促推提升了案件办理效率,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信用卡案件审理周期同比下降31.7%,金融借款合同案件审理周期同比下降2.3%。
人民法院持续加强示范文本在先行调解等环节的应用,通过示范文本归纳争议焦点,让当事人对诉讼结果有合理预期,从而选择调解等更适宜的解纷方式,及时、高效、低成本、不伤和气地解决纠纷。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先行调解案件73.5万件,进一步做实定分更重止争工作。
第二批示范文本修订专门增加了征询纠纷解决方式意愿的内容,为当事人选择通过委托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提供更充分的指引、服务和保障,当事人勾选同意委托调解的,可即时转入先行调解程序,进一步提高解纷质效。
最高法表示,将持续加大示范文本在案件审理环节的应用。指导当事人、律师通过示范文本指引,更精准地准备诉讼材料、展开辩论,促推案件办理提质增效。同时,将示范文本应用与简案速裁快审工作相结合,对经过要素比对属于简案的,及时导入“快车道”,开展要素式审理,努力让案件办得好、纠纷化解得早、群众认可度高。
来源:封面新闻
记者:粟裕
编辑:段茜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