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富博农业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罗沛霖:让八路军通信装备“脱胎换骨”的无线电专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25 20:25:34   浏览次数:8  发布人:2de3****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在延安土窑洞的煤油灯下,他用猪油代替润滑油、用杜梨木制成绝缘零件,造出60余部电台送往抗日前线。时任中央军委三局局长王诤曾笑言:“有了罗工程师,我们就不是‘土八路’了。”这位让八路军通信装备“脱胎换骨”的年轻人,正是曾任教于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被誉为“红色科学家”的罗沛霖。他历经革命战争的风雨洗礼和新中国的艰苦奋斗,以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才智,为中国电子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


    在延安土窑洞的煤油灯下,他用猪油代替润滑油、用杜梨木制成绝缘零件,造出60余部电台送往抗日前线。时任中央军委三局局长王诤曾笑言:“有了罗工程师,我们就不是‘土八路’了。”

    这位让八路军通信装备“脱胎换骨”的年轻人,正是曾任教于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被誉为“红色科学家”的罗沛霖。他历经革命战争的风雨洗礼和新中国的艰苦奋斗,以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才智,为中国电子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用一生践行了“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誓言。

    一心奔赴延安

    1913年12月,罗沛霖生于天津书香门第,父亲罗朝汉为电报学堂创始人,并任北京电话局局长。受家庭熏陶,罗沛霖在南开中学就读时就热衷无线电研究,后来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正式踏上无线电学习之路。

    1933年,罗沛霖与钱学森结识,在其影响下,他读遍了图书馆里所有关于电信知识的书刊,自修现代物理学,知识水平日臻提高。

    1935年,中国无线电业公司向他递来聘书,月薪120块银元,这在上海租界可以购置半亩土地。

    1937年,当耳畔传来卢沟桥的隆隆炮声,他眼前却浮现出前线战士因通信中断而浴血的画面。“靠读书救国不成,中国的问题只能靠政治(革命)解决!”同窗钱学森的话如惊雷炸响。

    这一年,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收到一封自荐信:“我有无线电专长,愿为抗战效力。”落款是罗沛霖。友人曾劝他:“延安连电灯都没有,你去了能做什么?”罗沛霖回答:“我们那时满心想的就是抗战,我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共产党八路军身上。”

    1938年初春,延河畔杏花初绽,罗沛霖背着装满无线电书籍的藤箱,几经周折踏进清凉山南麓的窑洞。凭借深厚电子学功底,他成为了一名通信战士,投身延安通信材料厂的创建,同时还为延安培育了大批通信人才。

    彼时,延安物资匮乏,仅有一台手摇车床、一台手板刨床、手摇钻台和几把老虎钳。罗沛霖灵机一动:用猪油代替润滑油,以木头作绝缘材料。最终,罗沛霖成功造出60多部电台送往抗日前线,还在技术上率先设计使用波段开关,比当时的苏联和大后方先行了一步。

    这些装备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弥补了我军在无线电通信方面的短板,为抗战胜利立下汗马功劳。毛泽东曾亲自为延安通信材料厂题词:“发展创造力,任何困难可以克服,通信材料的自制就是证明。”

    一生听党指挥

    1939年,罗沛霖按照党组织决定来到重庆,董必武让他留在党外做统一战线工作。他协助章乃器开办重庆上川实业公司电机厂,建立秘密工作基地;参与组建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协进会(以下简称“协进会”),并担任干事。协进会凝聚了百余位进步青年科技人员,坚持团结、抗战与进步方向。

    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时,在红岩村会见了罗沛霖等三位原协进会骨干,勉励他们多做知识分子工作。随后,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他们在协进会基础上成立中国建社,联合科技人员推进民主建国与科技发展,罗沛霖是三位常务干事之一。

    1947年,党组织派罗沛霖赴美深造。经钱学森推荐,罗沛霖破格被加州理工学院录取直接攻读博士。他刻苦学习,仅用不到两年就完成了课程和论文。1950年,罗沛霖拒绝导师的高薪挽留,提前答辩,毅然回国。归国后,罗沛霖立即投入新中国电子工业建设。他主持创建了我国首个大型电子元件工厂——华北无线电器材厂,为“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锻造电子基石。作为核心专家,罗沛霖参与制定了国家首个长期科技规划(1956—1967),为电子科技发展擘画蓝图。他还亲自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部超远程雷达,指导第一代国产计算机的研制工作。1982年起,罗沛霖一直建议推动成立中国工程院,彰显了他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2011年4月,98岁的罗沛霖在弥留之际颤抖着写下“实”字,在党旗下安然离世。他的勤奋务实,恰如妻子杨敏如笔下所述:“年近期颐休叹老,莫负流光分秒。”也正如他的一生,不求虚名,为我国电子科技发展及工业建设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 王禹涵)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2de3****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福博农产品采购网 (c)2008-现在 foub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