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石家庄市新华区永泰中街社区的一间40平方米按摩店里,郭辉正伏案整理新学员档案,他的妻子焦花平指尖精准地落在顾客肩颈穴位上。这对残疾夫妻在这个夏天迎来了新一批残疾人学员。
1968年出生的郭辉因患小儿麻痹,行走不便;妻子焦花平双目失明。夫妻俩相濡以沫,自立自强,靠双手致富,2000年开始积极参与各类扶残助残公益活动,带动百余名残疾人就业。2023年,郭辉、焦花平夫妇获评“河北好人”“中国好人”。
两人相识始于1990年初春,在石家庄市残联活动展厅内,盲女焦花平正用手指细致地“阅读”着根雕的纹理。“这是展翅的雄鹰,羽毛纹路仿佛被风吹动……”郭辉注意到了这个特别的女孩儿,并主动上前与她一同进行解说。三个月后,郭辉用自己积攒了半年的工资,购买了一台收音机,作为礼物赠予焦花平。两颗年轻的心在畅谈间相互吸引,彼此珍视,最终喜结连理。
冬天,租住在15平方米小屋的夫妻俩裹着棉被取暖,两人畅想未来的美好生活。焦花平提议:“咱们开个店吧,我能按摩,你会刻章。”
2000年成为命运转折点。当郭辉在社区活动室挂起“免费刻字培训”的横幅时,人们在悄悄议论:“能教出什么名堂?”首期培训班仅三人,他却不急不躁,把刻刀握法拆解成七个步骤,光“推刀入门”就教了两周。失去右手的青年小张学成后,开了自己的刻章店,招牌下特意刻着“师承永泰街郭辉”。
焦花平的教学方式尤为令人动容。她紧握着学徒的手指,耐心指导:“寻找这个穴位就如同触摸稻穗——只有饱满的那粒才算成熟。”学徒李萌萌起初总是难以找准穴位,焦花平却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导。如今,李萌萌在为顾客按摩时,已能迅速判断出对方的骨骼问题。
店里,墙上“残健互助联盟”的铜牌闪着光。这个由夫妻俩牵头、多家企业参与的联盟,上月刚办完残疾人专场招聘会。郭辉翻着报表,黝黑的脸上沁出汗珠,焦花平端出冰镇绿豆汤。
社区工作人员王姐指着分类筐里的夏装说:“花平姐一摸就能辨别衣料成分,今年捐赠的衣物,很多都是她亲手分类的。”墙角堆放着几捆盲文纸,这是为新接收的视障学员准备的。按摩店的后间已被改造成临时教室,木架上整齐地排列着穴位模型,每个凸点都贴有盲文胶带。
傍晚时分,暑气渐消,郭辉买回了食材,焦花平则细心地切着黄瓜。当社区征集残疾人需求意见时,夫妻俩提议:“请在公园长椅上添加盲文标识,这样盲人朋友在歇息时也能明确自己的方位。”
光阴荏苒,郭辉的培训名单已累计至500余人次,其中130余人成功实现稳定就业;焦花平所带出的徒弟中,亦有不少人自立门户,在街边开设了按摩店。每晚店铺打烊后,郭辉便为妻子按摩指关节。灯光下,两人的影子拉长,映在墙壁上,仿佛是一幅温馨的画卷。焦花平轻声说:“这些年,多亏了你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有信心面对生活的挑战。”郭辉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花平,我就是你的眼睛,帮你看着前方的路,陪你一步步走过春夏秋冬。”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记者:刘 青
编辑:艾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