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731部队成员完整版口述证言视频首次在国内公布
实证731部队残暴行径 驳斥日本否认侵华言论
——访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员金士成
近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首次在国内公布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以下简称731部队)原成员胡桃泽正邦完整版口述证言视频资料。此次公布的视频录制于1991年8月,总时长83分钟,是胡桃泽正邦在日本饭田市举办的“为了和平的信州战争展”期间,面向公众揭露731部队罪行的影像资料。2024年8月,该馆从日本731问题研究者原文夫处征集。
视频中,胡桃泽正邦供述了731部队进行活体解剖、开展人体实验以及实施细菌战等反人类罪行的诸多细节。多年来,包括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在内的国内相关机构,不断挖掘、搜集、整理侵华日军罪证史料,并相继公开、出版、发布了大量史料证据、档案和研究成果。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员金士成。
实证731部队残暴行径
《中国社会科学报》:胡桃泽正邦的口述视频资料,印证了日军侵华罪行的哪些具体方面?
金士成:一是印证了日本侵华细菌战是自上而下有规模、有组织的国家犯罪。胡桃泽正邦在视频中讲述自己是通过日本陆军军医学校、伪满大陆科学院进入的731部队。这可以再次证实伪满大陆科学院是731部队的协同犯罪机构,同731部队存在业务往来与人员流动。二是印证活体解剖等人体实验暴行。胡桃泽正邦供述自己曾解剖过300人,还提及731部队人体解剖小组的构成及解剖效率,描述了解剖时“人还是温热的,有血喷出”等细节,印证了731部队进行活体解剖等人体实验的残暴行径,证实了731部队对人类生命的极端漠视。
《中国社会科学报》:森村诚一撰写的《恶魔的饱食》中,曾经有过胡桃泽正邦的口述证言,但是后续修订的版本却删除了这一部分内容。这是什么原因?
金士成:1981年,森村诚一撰写《恶魔的饱食》时,曾采访过胡桃泽正邦。胡桃泽正邦向森村诚一讲述了自己在731部队的犯罪行为,包括活体解剖、细菌实验、细菌生产等内容,为《恶魔的饱食》撰写提供了大量核心口述证言。但伴随着《恶魔的饱食》在日本风靡,胡桃泽正邦又否认了自己的口述内容。所以,在后续《恶魔的饱食》修订版中,就删除了这些内容。1991年,胡桃泽正邦再一次面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犯罪历程,更是留下影像记录。所以说,此次公布的83分钟证言内容,其相关核心内容在第一版《恶魔的饱食》中都有呈现。口述证言从加害者视角供述了731部队人体实验与活体解剖的犯罪细节,从微观视角揭露了731部队的反人类暴行。
驳斥日本否认侵华言论
《中国社会科学报》:此次公布的资料,对相关学术研究有哪些帮助?
金士成:一是补充历史研究资料。作为731部队解剖技师,胡桃泽正邦亲身参与了相关罪行,其口述影像是一手史料,能直观呈现731部队人体解剖、细菌战等罪恶活动,为研究提供了珍贵细节,有效补充了731问题研究资料,有助于学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731部队的犯罪全貌。
二是印证已有研究成果。证言中提到被实验者被称为“马路大”,包括中国人、朝鲜人等,且特设监狱常备人数在40人以上,并不断补充。还提及一天生产两吨病菌等内容,与此前关于731部队的研究成果相互印证,进一步证实了731部队对人类生命的极端漠视和所犯罪行的真实性。
三是揭示部队保密机制。胡桃泽正邦称“禁止对外泄密,甚至不能告知家人”,反映出731部队的高度保密性。这解释了731部队罪行为何在战后较长时间内被掩盖,对研究731部队的组织架构、运作模式以及日本军国主义试图隐瞒罪行的企图等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凸显反人类暴行本质。从学术角度看,该证言从加害者视角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严重违反国际公约与医学科研伦理。731部队的人体解剖和细菌实验等行为,是彻头彻尾的反人类暴行,为研究战争罪行和反人类罪提供了典型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报》:这些材料对于驳斥日本政府以及民间否认侵华历史,有什么重要价值和作用?
金士成:二战结束后,美国以获取731部队实验数据、研究资料为条件,豁免了731部队罪行。所以,绝大多数731部队成员在战后处于隐匿状态,只有少数成员勇于站出来揭露731部队罪行。胡桃泽正邦的83分钟口述证言是揭露731部队罪行的重要史料,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暴行、还原历史真相提供了关键依据。
一是可信度与真实性。胡桃泽正邦作为731部队解剖技师,是侵华日军暴行的直接参与者,其证言是基于亲身经历,属于一手史料,能直观真实地呈现731部队的罪恶活动。
二是细节丰富且全面。证言详细阐述了731部队人体解剖的具体情况,如解剖人数、解剖小组构成等,还提及细菌武器生产及细菌战实施等内容,为研究731部队罪行提供了丰富细节,有助于学者更全面了解其犯罪全貌。
三是揭示了731部队的本质与特性。该证言介绍了731部队的组织机构、代号变更等问题,对研究731部队的组织特性和运作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胡桃泽正邦的证言促使更多人正视历史,也能让日本民众了解到本国军队曾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国际社会更清楚地认识到日本侵华的真实情况。该证言资料能为关注侵华历史和日本战争罪行的学者、组织等提供关键证据,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客观地研究和评判日本侵华历史,促使国际舆论正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本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731部队罪证挖掘仍待深入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年来,为搜集整理类似的侵华日军罪证史料,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都做了哪些工作?
金士成:731部队在战时处于保密状态,战后在美国掩盖下,没有受到战争审判,其战时犯罪、战争责任及战后影响需要一点点挖掘出来。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陆续开展了731罪证遗址的调查确认与保护利用工作。现保护旧址27处,其中23处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尤其是2014年至今,先后完成了核心区遗址的单体保护、修缮展示等项目,以及细菌实验室、特设监狱遗址等7处遗址的考古清理与集中展示,保护开放面积逾24.8万平方米,目前已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此外,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为代表的731问题研究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赴日本进行“跨国取证”,寻访731部队原成员,保存、保护了逾400小时的口述证言资料。同时,学者赴全国各地乃至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地搜集罪证资料。现保存日本侵华细菌战与毒气战主题档案文献资料逾30万页。
同时,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依托,团结包括日本学者在内的海内外研究力量,开展资料整理、发表与出版。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证史料整理及数据库建设”“跨学科视域下细菌战罪行研究”等12项国家级、省部级社科项目,发表专题论文逾百篇,出版编著类成果逾90部,提出731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日本细菌战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理念构想,精准完成了内容阐释、价值评估与成果转化的有机结合。
在国家文物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目前还完成了新馆建设、陈列布展、学术传播与对外交流等系列工作,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为“记忆场”,在线上线下积极面向公众揭露731部队及细菌战反人类暴行,使这段残酷的战争留给人类的特殊记忆,从哈尔滨的城市记忆上升为国家记忆、民族记忆,最终目标是将731罪证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731罪证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中国社会科学报》:围绕731部队和细菌战等,后续还将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
金士成:侵华日军细菌战史实及其档案在形成过程中,具有战时绝密性、败退管控性、战后回避性及国际博弈性的特点,其所实施的暴行主要通过战后数年间几代人陆续开展的寻访取证、罪证挖掘、档案搜集、成果出版而逐渐曝光于世。要完整收集和呈现其历史材料,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近些年,我们围绕731部队问题,在人体实验、细菌战犯罪、战争责任和战后影响等方面均有研究,还开展了731部队遗址发掘、保护、利用和申遗等应用研究。下一步,一是继续加强海内外新发现细菌战主题史料文献的搜集整理及编译工作,尤其是对731部队原成员后人及日本民间团体手中保存的文件、遗物、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二是加强学术研究与公众传播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加强731罪证遗址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社会、教育、文旅的全价值阐释,探索731部队战时犯罪与战后社会记忆的关系,充分发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优势,提升历史叙事与学术传播的影响力。三是提升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和规范性,尤其是促进学术成果的有效转化利用,加强翻译、出版与海外推介,加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与提升策略研究,推动欧美国家的社会认知转变,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731部队“反人道暴行”的历史记忆。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刘娟
新媒体编辑:曾煜婷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